不换水养亚巨两年是一种什么体验?
大家好,今天聊一下亚洲巨龟。亚洲巨龟原产地:东南亚,成年后体型十分巨大,背甲据说可达到50厘米,可以说是目前人工养殖的龟宠市场上体型最大的半水龟了。黎叔以前没有养过,原因是因为从这家伙的原产地来看,在上海、湖南这些地方肯定得加温过冬,太麻烦了。
为什么决定养?两年前黎叔在广东折腾生态龟缸的时候,由于这个缸是从家里那个缸衍生出来的浓缩版本,虽说目测效果不错,但其实心里也没底到底这个缸能承载多大的生物量,我是完全不知道。毕竟我家里那个是三连缸,中间可是有一米多的长缸,只养了水草和小鱼。
为了测试下浓缩版的缸,我想到了传说中的"屎王"亚洲巨龟。从开缸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了,其间有从小缸换到中缸,现在的它们已经占据了工作室的绝对c位。
亚巨好养吗?作为养亚巨的小白,这两年来我的第一感受是这龟皮实。它们来的时候量了尺寸,一只9厘米,一只10厘米。2022年8月入住这里一个月的时候,我给它们称了体重,一只98克,一只94克。
我请它们来的第一年主要是上岗做测试员的,把它们放在S号的缸里面,满一年我就许诺给它们大别墅住。这一年每天小姐姐来喂一次,但是也不敢喂的太多,维持正常的温饱,没有催长的意思。
亚巨不仅吃龟粮厉害,而且吃叶子、吃水果也很厉害。我在大缸上面种过红薯,曾经一度以为养亚巨不要买龟粮了,晚上睡觉都笑醒了。可是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,蛋白质是生长不可或缺的物质,叶子、水果就尝个鲜。
养亚巨第一年下来,测试员很好的完成了任务。当然从发表论文的角度来说,这样的数据也不严谨,它们明显不是正常的生长速度,还有缺乏对比组,另外还缺乏一些量化的数据,比如多少水量、多少滤材、多少水草、鱼虾螺的量是多少、泵的流速是多少、还有环境因子,比如温度、阳光的照度、补光灯的照度、气候等等。
所以nature和science这两本杂志的评委就回信给我说:你这不行,我们杂志不收。我就打电话回去,我说你们这两本小杂志调子还挺高,不收就不收,有你后悔的时候。小亚巨们就此完成了一年的测试工作,为它们准备的大别墅也如期完成。
请看当时入住的情况,入住大别墅后它们别提有多开心了。通过观察我发现亚巨还是喜欢滩涂地,不喜欢深水。我怎么发现的?百度上不是说了,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,所以我还是要眼见为实。
后来在清理工作室环境的时候我重新调整了一轮布局,将浅水缸改成了半深水缸,主要目的是为了好看。说实话深水确实比浅水观赏性更强一些,这也就给了我们提供了眼见为实的机会。我根据观察的情况又调整了几次布局,根据观察有如下几个因素比较有把握的结论:
·一、亚巨喜欢浅滩。
·二、亚巨喜欢有地方躲避,哪怕它那巨大的身体藏不住,但好歹也需要把头藏起来,是不是想起了某种鸟类?
·三、亚巨很能爬,我们后来种了棵水杨梅种活了,但也给它们提供了攀爬架,真的爬出去了。好在它们体型庞大,掉下去就在窗沿那里,那个小缝不足以让它掉下来,好险。
·四、亚巨很能吃,这点地球人都知道。
·五、亚巨也不挑食,龟粮、虾干、蚊子、鱼干、菜叶、水果来者不拒。
·六、亚巨建议加温过冬,尤其幼年的亚巨,哪怕在广东地区别忘了,毕竟它们的老家可是在东南亚。现在它们在我们工作室的c位成为了核心景观,这有好几个月了,看得出来它们仍然很惬意。
很惬意的还有我和我的同事们,现在它们的体重(分别)是:473克,339克,背甲是15厘米,13.5厘米。
两年半吊手甩手掌柜的喂养方式,它们分别长大了5厘米、4.5厘米,体重分别增加了375克,245克。它们大别墅一年的时间总共换水一次,水草重新种过两次。
这下有量化数据了,我准备把论文整理一下,继续投向那两本小杂志看看。